我喜歡悲劇,小說、電影、一首歌,哪怕是一聲嘆息也要痛徹心扉。因為,我一直活在悲劇中。但我從不怨天尤人。我癡迷于我的悲情性格,甚至為自己與眾不同的個性而陶醉。 仰望天際,幻起幻滅,我日日夜夜游蕩在自我編織的悵惘之中,耗盡我對你的思念,耗盡人生。我為此而快樂。 我喜歡玻璃杯,精致透明,從不隱藏什么,哪怕是我那一點人性的齷齪。 我喜歡像玻璃杯一樣的人,稍微帶給我些放縱和歡樂,沒有恩怨情仇,沒有名利之欲。在我身邊有沒有這樣的人呢?應該是有的,只是沒有讓我遇見。若遇見,必伏在你的肩頭,將我的所有的歡愉和不幸統統說給你聽,然后,沿著河畔,你追我趕,做年少時未完的游戲,在蹉跎和嬉戲中,了卻今生。 我喜歡今晚的月亮,明亮、安靜。天臺上,我秉燭而坐,沒有甜餅,沒有茶,也沒有功課。只有涼涼的秋風徐徐而過,呵,秋風,你來了!&nb...
黃池陂,位于南陽縣東南隅(今南陽市宛城區(qū)),是一個400多戶、2000余人的回族村寨。1941年年初,竄犯南陽的日軍對該村大肆搶掠之后,又放火把全村燒成了一片廢墟。 日軍退卻后,黃池陂村民很快重建了家園,并在寨主馬振武的帶領下,建立了以村民馬林武為隊長、擁有200多支槍的抗日自衛(wèi)隊。不久,通過共產黨員邰士芳和馬伯恭做工作,黃池陂抗日自衛(wèi)隊加入了中共黨組織控制的南陽抗敵自衛(wèi)軍第三縱隊。從此,黃池陂人民抗日情緒更加高昂。沒有重武器,他們就加緊整修土炮60余門,一遇農閑和形勢緊張的日子,自衛(wèi)隊就使槍弄刀、架炮演練,時刻準備迎擊來犯之敵。 隨后,日軍的鐵蹄再度踏入南陽。為了推行“以華治華”政策,日軍在南陽城附近遍設維持會,并網羅一批社會上的流氓、惡棍、慣匪,組織了偽軍。這些民族的敗類,人地兩熟,專門帶領日軍四處搶掠殘害百姓,把南陽附近折騰得雞犬不寧。當時,由于日軍...